首先,我们要知道润滑脂是怎么构成的:
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,比如我常说的钙基脂、锂基脂,钙基、锂基类的东西就是指稠化剂。
可以这样理解:把一团棉花放到齿轮油里,再拿出来就是润滑脂了,这团棉花可以理解为稠化剂,齿轮油可以理解为基础油。
在一定温度下,润滑脂中的稠化剂会被破坏,润滑脂里边的基础油就会滴下来,能让油滴出来的温度,就是滴点。
那么,是不是滴点越高的润滑脂耐高温性能越好呢?
答案是:不一定,滴点太低,耐高温肯定不行,滴点高的油脂不一定耐高温好。
润滑脂失效有以下几个原因:
1.温度太高,润滑脂中的稠化剂被破坏,油脂变稀流淌。(和滴点有关)
2.轴承转动的剪切作用,润滑脂稠化剂被剪切破坏,润滑脂变稀流淌。(和滴点无关)
3.基础油高温下挥发以及被氧化,产生结焦积碳结块等残渣。(和滴点无关)
……当然,还有其他一些失效原因,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事实上,以现在的工业技术,提高润滑脂的滴点并非难事,所以您可以看到市场上大量的润滑脂标注300℃、500℃、800℃等等,其实说的就是滴点。
不过,好像没大用!
滴点虽然提高了,抗剪切能力如何?基础油抗氧化性怎么样?极压抗磨能力怎么样?……
润滑脂使用过程中,很适合木桶原理,只要有一块短板,润滑脂就废了,柿子捡软的捏,哪方面性能不行,就从哪开始失效。
好比说,篮球运动员个子一定要高,那么个子高的打篮球一定好吗?不一定!还要看综合素质。
问题来了?润滑脂到底应该怎么选?
其实还真不好选,温度、转速、负载、使用环境、水蒸气、甚至核辐射等等等等都对润滑脂产生不同的影响,
选择润滑脂考虑因素:
1、工作温度: 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是选择润滑脂的重要依据。一般来说,轴承温度每上升10-15℃,润滑脂的寿命约减少一半。润滑脂的耐温性能,不仅是看其滴点的高低,还要考虑基础油的类型。
2、负荷, 负荷对于润滑脂的选择也很重要,瓦楞辊运转过程中,其轴承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,因此在选择润滑脂时必须考虑到脂的抗磨性与极压性。
3、转速:这也是选择润滑脂的另一个重要指标,一般根据DN值来判断。 DN =(D +d)(外径+内径 mm) x R (转速 转/分)。
4、环境和介质:润滑部位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介质对润滑脂的性能有极大影响,比如是否有水蒸气、是否有腐蚀性介质等。
5、加脂方式,是人工定期加脂还是通过自动润滑系统定时补充,旧油能否有效排出。
6.密封情况,密封很好时需重点考虑润滑脂的洁净性,密封不好时需重点考虑润滑脂高温下的抗剪切能力。
7、综合考虑,看其是否延长了润滑周期、降低了检修费用等相关内容,只有综合效益突出的润滑脂,才是适当的润滑脂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以下是我们做的一个简单表格,可以参考一下:
- 于轴承润滑脂变稀流淌、结焦积碳结块的问题 2023-04-24
- 高温润滑脂的选择以及几个常见误区 2023-04-24
- 瓦楞纸板生产线瓦楞辊轴承的润滑维护(高温润滑脂) 2023-04-24
- 电泳、喷漆、喷塑等涂装缩孔产生的原因及排查 2023-04-24
- 关于涂装线输送链条高温润滑脂的选择 2023-04-24
- RAYCO(润易克)高温润滑脂那么贵,为什么耐温300度都不到? 2023-04-24
- 关于涂装线高温链条油(高温润滑脂)引起的缩孔问题 2023-04-24
- 关于高温链条油使用的注意事项 2023-04-24